第163章 邢岫烟父母死了(1/3)

苏州玄墓山,虽非名岳巨峰,却也幽僻清雅,山势如卧龙盘踞,林木葱郁,四季景致不同。

接近山脚处,隐着一座小庵,名唤白云庵,青瓦白墙,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,远望如一片浮云,故得此名。

白云庵几年前才新筑,非寻常佛门清净地,乃是罗教掌教真人姚济生在苏州为自己隐秘打造的一处秘窟。

庵中并无虔诚比丘尼,虽有几个剃发的女尼,却皆是罗教信徒,平日里诵经礼佛,掩人耳目,实则暗通罗教。

这日玄墓山秋意正浓,满山枫叶染丹,松柏凝翠,山径上落叶铺金,偶有野菊点缀其间,幽香淡淡,偶有寒鸦数点,掠过暮云。

日渐西沉,暮色四合,白云庵内已掌灯。

庵堂内烛火摇曳,映得佛像金身忽明忽暗,香炉中青烟袅袅,檀香幽幽。

几个女尼站在堂前檐下,虽身着缁衣,却无半点佛门肃穆之气,反倒眉眼间暗藏机锋,不时向院门外张望,似在等候什么要紧人物。

忽听得山脚下马蹄声急,由远及近,惊起林中栖鸟,扑棱棱飞散。

不多时,便见一队人马匆匆上山,为首者正是罗教的掌教真人姚济生。他依然着一袭青布直裰,眉间不见朱砂,作寻常香客打扮。

众人行至庵前,早有女尼迎出,行礼道:“恭迎真人驾临,快请进。”

姚济生微微颔首,并不多言,径直步入庵内,一群教众也鱼贯而入。

庵门随即紧闭,山间复归寂静,唯有秋风掠过树梢,沙沙作响。

庵内,姚济生坐于禅房上首,左右心腹侍立,一名中年女尼奉上清茶,他略饮一口,便搁下茶盏,对中年女尼沉声道:“此番变故,实出意料,如今本座潜伏于此,务必严加保密。”

中年女尼忙道:“真人放心,但凡真人在一日,白云庵便封闭一日,庵中粮草充足,足以支撑数月。”

姚济生微微点头,目光扫过众人,缓缓道:“虽如此,亦不可大意。”

……

……

入夜。

夜雾如纱,白云庵内的一间禅房内,青灯摇曳,映得窗棂上枝影横斜,恍若鬼爪攀附。

姚济生独坐禅房,手捧一盏残茶,却无心啜饮。但见他眉峰紧蹙,目光闪烁不定,时而望向窗外沉沉夜色,时而低头沉吟。

他心中惦记着那百万金银,也惦记着人宗护法慕容徵与护经尊者韩天鸿的安危,生怕二人有个闪失,一旦如此,罗教此番可真是大祸了。

他坐卧不安,起身踱步,脚下青砖映着孤灯,拖出一道忽长忽短的影子,恰似他此刻纷乱的心绪。

正焦灼间,忽闻门外脚步声急,继而“咚咚”两下叩门声,一个名叫彭启的心腹弟子进来,低声禀道:“师父,韩尊者到了!”

姚济生忙问:“慕容护法可到了?”

彭启苦着脸道:“慕容护法未到,韩尊者脸色难看,怕是……出事了。”

姚济生心头一跳,忙道:“叫韩尊者进来!”

很快,护经尊者韩天鸿疾步而入,他发髻散乱,额上汗珠未干,一见姚济生便单膝跪地,抱拳急道:“真人,大事不好!”

姚济生见他这般形容,心中已凉了半截,待听到“大事不好”四字,更是心惊肉跳,却强自镇定道:“且起来回话,究竟如何了?”

韩天鸿站起身,喘息稍定,沉声道:“真人离去不久,便有大队官兵突袭正源镖局,将镖局团团围住。属下率众弟兄拼死突围,幸得谭凤池带人断后,才得以脱身。因谨记真人之命,务必要护慕容护法与那批财货周全,故而属下突围后,立即暗中查探。谁知……”

说到此处,他喉头一哽。

姚济生不自觉地攥紧拳头,追问道:“如何?”

韩天鸿咬牙道:“那普济禅寺亦遭官兵围剿,慕容护法……怕是已落入敌手。至于那批财货,只怕也已尽数被抄!”

此言一出,姚济生如遭雷击,身子猛地一晃,面色霎时惨白,嘴唇颤抖,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:“好……好一个赶尽杀绝!”

他忽觉胸口一阵绞痛,仿佛有人生生剜去他一块血肉。那百万金银,虽非罗教全部财产,却是他多年苦心经营所得,如今一朝尽失,岂不叫他痛彻心扉?那慕容徵作为人宗护法,既是教中栋梁,也是他的心腹,且知道他逃至玄墓山白云庵,若落入官兵手中,怕是要招供啊!

韩天鸿见状,忙道:“真人保重!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啊!”

姚济生深吸一口气,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气血,眼中寒光迸射:“好个狗皇帝,好个狗钦差,竟敢如此欺我!”

他负手在禅房内踱了几步,随即对韩天鸿沉声道:“事到如今,这白云庵怕也不安全了。若慕容护法当真落入官兵手里,严刑拷打之下,难保不供出此地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